番茄晚疫病的传播途径? | 番茄青枯病的传播途径

丰收库 人气:3.19W
番茄青枯病的传播途径,番茄晚疫病的传播途径?

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过冬,次年通过风、雨传播侵害番茄。雨滴飞溅,把地面病菌带到植株上的情况最多。因此,一般植株多从地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。在低温、阴雨、湿度高、露水大、早晨和夜晚多雾的情况下易于发病。较长时间湿度在75%以上,气温在15~25℃之间,病害极易流行。

气候条件。温度对病原菌侵占寄主的作用很大,主要影响孢子萌发的速度。真菌孢子在适宜的温度下,萌发率高,所需时间短,形成的芽管长。气温在25℃潜育期最短,仅3~4天,过高温度反而不利于病害的流行。病菌对相对湿度的要求较严,发病轻重不能只看降雨量的多少,还应考虑雨天多少和分散与否。当平均相对湿度持续几天达到70%以上时,流行晚疫病。由此可见,相对湿度是番茄晚疫病是否发生流行的决定因素。栽培条件。种植密度大、植株繁茂,地势低洼、排水不良,田间湿度过大时,有利于病害的发生;*壤瘠薄植株衰弱,施用氮肥过多造成植株徒长,番茄生长的中后期,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。

番茄晚疫病以种子作为远距离传播,土壤病源菌作为近距离传播。做好种子消毒,轮作以杜绝病菌传播源。

番茄晚疫病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,病菌主要靠气流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,先形成中心病株,遇适宜条件,引起全田病害流行,在多雨低温天气,露水大,早晚多雾,病害即有可能流行。

空气、雨水都是番茄晚疫病的传播媒介,人为操作也可能帮助传播。

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过冬,次年通过风、雨传播侵害番茄。雨滴飞溅,把地面病菌带到植株上的情况最多。因此,一般植株多从地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。

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,也可在马铃薯上发病,在薯块中越冬。在有保护地的地区,可在秋、冬季温室中为害番茄,成为春播露地番茄晚疫病的初侵染源。病菌主要靠气流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,先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,遇适宜条件,引起全田病害流行。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~20摄氏度,最适相对湿度95%以上。多雨低温天气,露水大,早晚多雾,病害即有可能流行。